![]() |
(楼主)找学校
2020-02-28 11:10:33 |
(1)讲授小儿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理论;
(2)传授小儿泄泻、呕吐、食积、厌食、便秘、腹痛、脱肛、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发热、遗尿、夜啼、肌性斜颈、落枕、惊风等疾病的常用治疗手法;
(3)小儿拔罐、刺血、小儿腹诊疗法;儿童常见病特效(一般3次治愈)疗法;
(4)讲授小儿保健,促进生长发育,开发智力,提高免疫力的技术。
学期1个月
![]() |
找学校
2020-02-28 11:10:49 |
儿科基础:4周
1、主要课程:小儿推拿中医基础理论、小儿生理、病理特点、禁忌症与适应证、小儿脏腑特点解析、小儿补泄原理、儿科四诊:比如望山根、望面部五色、切额脉 、 虎口三关小儿推拿常用穴位:定位、操作、功效及主治。
2、就业方向:小儿推拿机构、幼儿园、儿童保健室、配合医疗机构、儿童游乐场所、儿童医院保健理疗
临床应用:4周
1、主要课程:小儿常见病诊断(包含病因、病机、 辨证分型、 临床表现)手法操作、配穴及案例分析如:小儿流感、发烧、 咳嗽、便秘、腹泻、抽动症、夜啼、消化不良、湿疹、小儿支气管炎、流延、厌食、小儿肌性斜颈等。
2、就业方向:小儿推拿机构、幼儿园、儿童保健室、配合医疗机构、儿童游乐场所、儿童医院保健理疗
![]() |
找学校
2020-02-28 11:11:05 |
经过正骨治疗的患者需注意:
1、尽量不做或少做“弯腰+转腰”的动作,如擦地、扫地、弯腰侧身捡东西、搬端重物,提东西行走时,都要注意。腰部不要做涮腰、转腰动作。
2、坐位时要身体端正,不要半仰半靠、侧身歪斜或“跷二郎腿”。坐累时,身体不要扭动,站起来行走几步或作蹲起,即可缓解,不要久坐(每45-60min需起立活动)!。
3、在床上翻身和下床时,要双腿并直,一同转动,避免一足踏床翻身。
4、开车上车时,臀部先座好,然后双腿并着挪进车内,下车时,将双腿并着挪出车外,踏实地面,再直立起身。
5、坐公交车时,坐位好,不要抓吊环,不要扶椅背。找一立杆,双手于胸前握紧,身体绷直贴于立杆之上,避免急刹车时受伤。
6、治疗后出现腰椎两侧肌肉酸痛和臀部肌肉酸痛,或者腿部的串痛、麻胀属正常现象,不必惊慌。
7、可配合热敷、艾灸或康复导引训练,如“燕飞”锻炼:俯卧床上,双手平放体侧,用力挺胸抬头,使头胸离开床面,同时膝关节伸直,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,持续5秒,不要憋气。然后全身肌肉放松休息3~5秒,重复练习。
8、注意保暖!
1、尽量少做或不做“低头+转头”、“抬头+转头”的动作,不要抬头过久,不要提重物,不要趴着睡觉,不要猛转头。
2、低头工作超过半小时,要适当活动头部。活动时要俯仰头部几下即可,不要左右旋转。
3、休息时,不要用头作为支撑点,靠于床头及沙发背等处。
4、治疗后出现头晕、乏力、倦怠、上肢串痛、颈项酸痛,颈部不能支撑头部的感觉属正常现象,不要惊慌。
5、热敷:将毛巾用温水沾湿后拧干,叠放于颈胸交接处,再放一热水袋加热,每日两次,每次二十分钟。热敷要坐位和仰卧位进行,不要俯卧位进行,可配合艾灸或康复导引训练。
6、平时注意“抬头、挺胸、正直”。
1、不要提举东西,不要抱头睡觉,肘关节不要超过肩(如晾衣)。
2、驾驶倒车,回头看方向时,右手不要搭在副座上。
3、坐公交车时,不要抓吊环,找一立杆,双手握于胸前,身体贴在杆上。
4、尽量避免急刹车损伤。
5、治疗后出现胸椎双侧肌肉疼痛属于正常现象。
6、不要热敷。